贵金属 国际货币体系包括确定国际储备货币、各国货币的汇率制度、资金融通机制以及有关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协调机制等内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是美元成为未制度化的主要本...
贵金属国际货币体系包括确定国际储备货币、各国货币的汇率制度、资金融通机制以及有关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协调机制等内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是美元成为未制度化的主要本位货币,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包括美元、欧元、英镑、日元、黄金、特别提款权等;各国汇率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或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等多样化安排;大国之间缺乏制度化的货币合作,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多渠道,成员国可以运用汇率机制、利率机制、IMF的短期贷款与干预、国际金融市场及商业银行的融资等多种手段对国际收支进行调节。
这种国际货币体系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包括世界经济失衡、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各国对跨境资本流动监管的困难等,这些因素促使了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断反思。而世界经济的周期性失衡,并非源于货币或财政政策失误,而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给世界经济带来的结构性缺陷导致的。美国与德国、美国与日本、美国与中国轮流处在这种失衡格局的两端。无论是美国债务还是中国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都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结构性缺陷的必然后果。在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条件下,危机是周期性的,美联储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与美元贬值也是周期性的,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导致了国际失衡的周期性存在。从历次危机来看,每次危机时美国经济都不是最糟糕的。历次危机中的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反而得到提高,其外部失衡得到改善。可见,金融危机频频发生,根本原因在于国际货币体系出了问题。只要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未变,美元不受约束地发行,这一传统的国际货币体系就会成为周期性的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根源。
国际货币体系变化的总体趋势是,美元仍居主导地位但会逐渐趋弱,国际储备货币向多极变化,英国也宣称在伦敦以人民币发行的国债将计入其外汇储备,国内外汇国际货币体系正不断出现新的变化趋势。
一个变动是,以美元为核心的多元化储备体系继续发展。美元仍是现代国际货币体系的支柱,其核心货币的地位虽有衰弱,中国参与国际货币体系重塑的思考但很难动摇。目前美国拥有资本流动中的绝对优势,全球外汇交易40.9%都发生在美国,而交易货币中的美元占比80%以上。虽然对单一主权货币依赖过大易造成国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但引入超主权货币,无论是做实特别提款权还是新设纸黄金,都是基于信用本位,涉及货币主权甚至财政主权的让渡的操作都很困难。其他国际货币虽然能对美元起到一定的替代性,但是从未来五至十年看,国际储备货币份额不会有太大改变,美元的霸权地位难有实质性挑战。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继续发展,以美元为核心,外围储备货币为欧元、英镑、日元等。从未来三至五年看,伴随着美元的周期性规律以及美元升值,美元地位还可能略升,会继续保持在60%以上。
另一个变动是,发展中国家对黄金储备的比例会增加。美国2012年拥有世界黄金储备的35%,目前美、德、意、法、荷的黄金储备在其外汇储备中占比很高,分别为72%、68%、67%、66%、54%,而俄国和中国分别为9%和1%。由于美元过度供给带来的全球流动性膨胀,加上其为挽救经济而推出的量化宽松政策给新兴国家经济带来严重打击,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正不断减少美元储备,增加更为保值的黄金储备。
首先是汇率间的变化。一是主要储备货币和次要储备货币的汇率。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各国汇率有升有降,未来五年左右,各国汇率的趋势也各不相同。从美元指数看,由1987年的160的高点后不断下降到2014年的80左右,总趋势是不断下降;随着美国退出QE并使用加息政策,美元在未来三至五年仍会走强。从欧元兑换美元来看,欧元区经济虽然疲弱但是其核心货币马克比较稳定,因此欧元汇率短期走弱,长期来看仍然相对稳定在1.2左右,未来仍对稳定国际货币体系起到积极作用。从美元兑换日元来看,从1967年的300上升到2014年的100左右,日元不断升值,但是日本推行QE政策以及美元走强,日元会相对美元走弱。从欧元兑日元来看,2000年到2013年,欧元兑日元的汇率上升到1:130左右,未来三至五年,欧元相对日元走强。二是非储备货币与储备货币的汇率在下降。发展中经济的汇率随着2013年底美国退出QE,发展中国家货币普遍出现贬值,只有中国对美元和日元都有升值,与欧元维持稳定。可见,发展中国家的货币由于大部分都是盯住美元的汇率安排,在未来美元升值的趋势中,未来三至五年内呈现贬值态势。
其次,汇率制度安排。美、日、欧等主要储备货币发行体较早实行了浮动汇率安排,小型开放经济体则较多实行联系汇率或者盯住汇率安排(又称货币发行局制度)。中国采用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而新兴经济体在经历多次货币金融危机后,更多地选择浮动汇率制。区域间货币安排也会成为趋势,除欧元以外,亚元的实现有困难,但新兴发展中国家也有可能实行一种联动的汇率安排。
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元持续贬值,为维护本国货币安全,很多国家开始了货币互换安排。最令人关注的是,2009年4月6日,美联储与英国央行、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和瑞士央行联合宣布了一项货币互换协议。2013年10月31日,这五国央行加上加拿大央行同时宣布将把现有的临时性双边流动性互换协议转换成长期协议,任何当事央行都可在自己司法辖区内以另外五种货币中的任何一种提供流动性。这意味着,主要发达经济体之间的一个长期、多边货币、无限的超级储备货币网络已成型。
同时,中国央行也与21个国家央行签订了总额40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当某国需要额外流动性时,可以启用这种互换协议。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的安排,也是这种互换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可以帮助新兴多边金融机构在促进金融稳定中发挥重大作用。
国际货币体系的三大构成要素,即储备货币选择、汇率制度安排和国际收支协调机制,在互换网络中均有明确的对应体现,这可能会成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架构。这种机制既提供了货币流动性,又降低了对储备货币的需求。
人民币国际化不断取得重要进展。通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试点与铺开以及大力发展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从跨境贸易结算到投资工具不断丰富,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很快。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增长很快,2013年累计发生4.63万亿元,2014年上半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3.27万亿元,照此速度,全年很可能突破6万亿元。这种贸易结算业务已经为海外净输送了接近1.5万亿人民币存款,尽管90%以上都在香港。境外人民币清算行建设也在全面推进,伦敦人民币业务清算行、法兰克福人民币清算行和韩国人民币清算行陆续建立,中国银行和澳大利亚共同开发的人民币清算系统在澳大利亚成功运行。人民币离岸中心从亚洲向欧洲、北美洲等地区拓展。英国于2014年10月14日成功发行30亿元以人民币计价的国债,并称国债发行的收入将被用作英国的外汇储备。此外,欧洲央行也在考虑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货币资产。
中国主动参与国际货币体系重塑,国内外汇也是不断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首先要明确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其次中国要推动金融改革开放,推进人民币逐渐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一员。
国际货币体系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近期是打破美元独霸世界格局,稳定欧元区经济,两种货币互换网络机制不断发展,直至建立统一性与多元性相结合的国际货币新体系。这种变革的目标在于:一是降低美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比例,改变现行以美元为中心的“单一”货币体系;建立一个相互竞争的多元国际储备货币体系,通过市场约束来维持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稳定。未来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应该由美元、欧元和亚洲货币组成,但是亚洲货币没有形成之前,人民币可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保持主要经济体之间货币汇率稳定,强化IMF、世界银行、国际清算银行、金融稳定委员会等的功能,加强各国央行的密切合作,对系统重要性国家实行稳健的汇率政策进行监督,加强对国际汇率协调机制的参与,加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货币监管,完善国际金融危机救助机制,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要对发展中国家资本管制给予正确的指导,建立和完善国际金融统一监管方式和标准,建立全球金融安全网。
中国应成为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规则制定者和协调者。要推进IMF份额与治理结构改革以提升新兴市场国家的线年达成共识的份额与治理改革正式生效。要充分利用世界银行、BIS、金融稳定委员会等全球治理机构,将建立国际货币新体系作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增长和全球金融稳定的议题进行讨论。
中国要继续构建国际互换网络建设,加强对外金融开放与合作,加强区域经济与金融合作,提升金砖国家之间的金融合作,增强金融国家的货币协调体系建设。
中国还要加强外汇安全的风险控制。要优化外汇储备结构,降低美元比重,提高欧元比重,适当提高黄金储备比重。要减少国际收支顺差和减少外汇储备的积累,有效控制短期热钱流动,根本上还是要改善贸易结构以及加快国内经济结构调整。
第一,目标。5-10年成为东亚、东南亚和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储备货币。同时扩大与欧洲的货币直接交易和货币互换,陆续成为欧洲各国的储备货币;最终成为储备货币的重要一极。
第二,模式转变。随着国际收支状况逐步改善,结合我国由贸易大国向投资大国转变的特点,人民币输出途径应向“跨境结算+离岸中心”+“跨国投资+资本输出”转变。
第三,促进我国外汇储备货币多元化。发展美元债券替代品,尤其是要发展相互保证的欧洲债券和开放性的人民币债券。
第四,资本项目开放应配套人民币国际化考虑,与汇率机制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同时并举。
资本项目开放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相互促进。只有资本项目开放,才能真正体现货币的供求关系,促进货币市场价格的形成。推进人民币完全可兑换,相当于资本项目自由化。从资本类型看,贸易信贷、FDI与ODI基本放开,只有证券投资与短期外债管制较严,因为这两项资金的大进大出在历次金融危机中都是引发危机的重要因素,对其开放还是要格外谨慎。
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上,要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在中间价形成机制中加大市场力量,特别是商业银行的参与,由市场来决定价格。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区间上更具弹性,使人民币资产价值长期稳定,成为保值甚至增值的可靠安全的国际资产,才能更好地扩大人民币国际化。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上,加大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开力度,构建完整的收益率曲线,完善利率传导机制,形成统一的市场化利率体系。
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以人民币离岸中心作为支撑。在发展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基础上,继续打造伦敦人民币离岸中心,为未来资本项下的人民币业务作为准备,开展人民币存贷款、跨境贸易和融资、发行人民币债券及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等业务。还可以促进纽约等金融中心开发人民币业务。
第五,金融市场方面,股市、债市的双向投资也应逐步开放。鼓励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企业扩大RODI,鼓励外国资本以RFDI和RQFII投资中国;对外援助使用人民币;允许外国资本在中国发行人民币债券,中国尝试在境内外向国内外投资者发行人民币债券;推进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发展境外人民币业务。
第六,推动金融机构走出去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优质服务。要求美国等发达国家在金融方面对等开放,为金融机构走出去提供公平的国际环境。
第七,适时开征金融交易税,有效控制跨境资本流动。资本项目开放的风险在于,宏观调控难度增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短期资本流动,加大市场风险。为控制资金流动风险,可以考虑征收金融交易税(托宾税),增加投机交易成本,对跨境资本流动进行导向。托宾税的征收要注意的问题是要处理好托宾税与资本项目原有的额度管理的衔接,在引入托宾税之后,会对离岸市场的发展有冲击,要协调好离岸市场、香港、与内地市场的关系。国内外汇
下一篇:9月5日财经早餐:非农数据超预期美元创逾一周新高金价小幅收涨油价重挫45%击穿40美元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