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结算支付体系高度受制于美国。在美国滥用金融霸权、世界去美元化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中俄结算支付体系面临着去美元化的现实需求,这给中俄本币结算特别是...
:中俄结算支付体系高度受制于美国。在美国滥用金融霸权、世界“去美元化”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中俄结算支付体系面临着“去美元化”的现实需求,这给中俄本币结算特别是人民币结算带来重要契机。通过对俄罗斯市场的人民币现实和潜在需求、人民币结算的政策环境以及金额技术条件等分析可以预判,中俄结算支付体系人民币结算前景良好。中俄结算支付体系“去美元化”与扩大人民币结算的主要路径是,建设备用结算渠道,优化人民币业务空间布局,加强政府协调与政策引导,深化商业银行合作。
作者简介:王晓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秘书长。
国际结算支付体系涉及国际金融信息的传输和资金调拨,是所有国际经济合作的关键环节。然而,美国滥用金融霸权严重威胁到中俄等诸多国家的经济安全,引发和加快了世界“去美元化”进程,中俄本币结算需求随之迅速增加。在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的趋势下,人民币具有成为中俄结算支付主要货币的优势条件和良好前景。
中俄结算支付体系深受复杂的国际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等影响。美国滥用世界金融霸权给中俄结算支付体系造成巨大威胁,而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给中俄结算支付体系更大规模地使用人民币创造了契机。
金融霸权是美国获取世界经济秩序垄断利益的核心支柱。美国滥用世界金融霸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获取超额经济利益。美元是世界最重要的计价货币、支付货币和储备货币,绝大多数国家的货币体系高度依赖美元,这使美国可以通过发行美元赚取高额的“铸币税”,国内外汇并通过操控美元汇率和供需矛盾制造经济动荡乃至危机,从而获取巨额投机性利益。
第二,对外转嫁经济危机。为摆脱日益严重的美债危机,美联储推出无限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严重超发,全球美元资产大幅缩水,给很多国家带来了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
第三,获取国际经贸情报。美国清算所同业支付系统(CHIPS)保证了美元的可追溯性以及美国的全球清算控制权。1973年成立的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是最重要、最安全、最便捷的国际银行间金融信息传输平台,连接了200多个国家的1.1万多家金融机构,每年传输约18亿条消息,每天传递总价值约6万亿美元的支付订单。美国对SWIFT拥有强大的控制力,能够及时掌握SWIFT的交易信息,并使其遵从于美国的“长臂管辖”政策。世界绝大多数美元国际结算支付须经过SWIFT和CHIPS,美国因此掌握着绝大多数美元的流向,并从中得到重要的经济情报。使用美元进行的军品交易亦难逃过美国的监控。
第四,对外施加金融制裁。世界上绝大多数金融机构慑于美国的金融霸权,不得不遵从美国的“长臂管辖”政策,按照美国的指令冻结被制裁对象的资产。美国只要在金融信息传输系统上采取某些制裁措施,就能使被制裁国家孤立于国际美元体系之外,从而重创其国际融资和贸易。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出台了六类金融制裁清单:特别指定国民清单(Specially Designated Nationals and Blocked Persons List,SDNs)、行业制裁识别清单(Sectoral Sanctions Identifications List)、海外逃避制裁者清单(Foreign Sanctions Evaders List)、巴勒斯坦立法会清单(NON-SDN Palestinian Legislative Council List)、非SDN涉伊朗制裁法案清单(Non-SDN Iran Sanctions Act List)、外国金融机构第561条款清单(The List of Foreig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ubjectto Part 561 List)。特别指定国民清单和行业制裁识别清单对俄罗斯影响最大。在没有获得OFAC许可的情况下,美国公司须冻结被列入特别指定国民清单的自然人和法人名下的资产,不得与之开展任何交易。行业制裁识别名单包括了4份指令:指令1要求,在未得到政策豁免或OFAC授权准许的情况下,美国人不得参与受此指令约束的自然人或法人的新权益或超过14天期限的新债务,以及与其财产或财产权益有关的所有交易、融资或其他交易。指令2的债务期限规定为60天,且对新权益期限不做要求,其余内容与指令1相同。指令3下的债务期限规定为30天,且对新权益期限不作要求,其余内容与指令1相同。指令4禁止美国人直接或者间接地向俄罗斯油气产业提供任何服务、技术和科技,但豁免了项目所有权占33%以下的自然人或法人的制裁。
2000年之后,美国对伊朗、朝鲜等国实施了危害性较大的金融领域“聪明制裁”。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发起了多领域制裁,金融制裁是重点。2014年9月,欧洲议会通过了禁止向俄罗斯银行提供SWIFT服务的决议。2017年9月,SWIFT的软件提供商菲纳斯特拉(Finastra)公司暂停了对两家俄罗斯银行的服务。2018年11月,美国财政部宣布,如果SWIFT向伊朗提供服务,就会遭到美国制裁,SWIFT被迫切断与伊朗金融机构的对接通道。2020年12月,美国为干涉香港问题,宣布对14位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实施制裁,香港特首也成为了美国金融制裁的对象。拜登政府上台后,以纳瓦利内事件为由推动西方对俄采取新制裁措施,将多名俄罗斯高官列入金融制裁名单。
美国滥用金融霸权严重威胁世界货币体系稳定,导致国际矛盾升级和“去美元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为货币区域化、本币国际化、货币互换、货币数字化以及金银货币化等。中俄欧日等40多国开启了“去美元化”进程。美国曾是最大石油进口国,因此许多石油出口国愿意维护美元地位。然而,如今美国通过开采页岩油已成为石油出口国,其他石油出口国因此将成为“去美元化”的重要力量。世界“去美元化”进程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缩减美元外汇储备和美债。美元在全球储备中的比重日益下降,屡创新低。中国、法国、德国、俄罗斯、伊朗、印度、土耳其等国纷纷减少美元储备,各国央行与美联储的货币互换规模大幅下降,导致国际投资者削减美债等美元资产,减少美元在经贸投资中的使用。俄罗斯央行的外汇储备也从以美元为主转向以欧元、人民币与黄金为主,并自2018年初开始大幅出售和削减美债,使其降幅达到85%。
第二,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减少美元使用。俄罗斯大型石油公司的出口合同完全停用美元结算,将有更多国际贸易绕过美元而主要通过欧元、人民币等完成,欧元与人民币的国际结算占比持续扩大。国内外汇2015年,中俄贸易结算近90%使用美元。2020年第一季度,中俄贸易中美元结算占比跌了5%,跌至46%的新低。同时,两国本币结算份额占总结算额的24%,创下历史新高,人民币结算占比升至17%,欧元占比升至30%,卢布结算占比为7%。
第三,摆脱美国的全球清算控制权。摆脱受制于美国的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成为多国共识。俄罗斯2012年在境内启动了俄罗斯银行金融报文传送系统(SPFS),并通过多种方式推动该系统的应用,包括降低费用、通过立法加强俄罗斯国内金融机构同SPFS的联系等。2018年初,SPFS扩展到了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截至2018年10月,SPFS已拥有包括中国银行在内的413家银行客户。俄罗斯努力加强同中国、土耳其、伊朗等国的合作,希望推动该系统在国际上广泛应用。为保护俄罗斯公民免于被冻结个人资金,俄罗斯还创建了自己的国家支付系统。
2015年10月正式投入运行的中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用于中国境内外金融机构进行跨境人民币结算,可做到实时转移资金。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72号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明确了参与者使用该系统的条件,以及账户管理和操作要求。CIPS有直接客户和间接客户。直接客户可在CIPS开设账户和接收交易号,直接结算跨境人民币付款。间接客户无权在CIPS开设账户,但拥有一个营业号码,可指示直接客户通过CIPS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支付。为保证客户的可靠性,CIPS建立了直接客户的接纳和退出机制。截至2019年上半年,CIPS系统共有31家直接参与者,847家间接参与者,其中包括亚洲650家(含境内365家)、欧洲105家、北美洲25家、大洋洲18家、南美洲16家、非洲33家,覆盖了全球148个国家和地区,开放时间已从12小时延长至24加4小时,覆盖了世界所有时区的金融市场,消除了内部和外部交易间的“时间差”。中国外汇交易系统(CFETS)启动了人民币与俄罗斯卢布的“支付对支付”(PVP)系统,计划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与其他外币启动PVP系统。
德国、法国和英国为与伊朗进行石油与商品贸易而建立了贸易辅助与支持工具(INSTEX),其实质是一种易货单据撮合系统,运作方式是:伊朗向欧洲供应石油等产品,但货款不汇往伊朗银行,而是汇往给伊朗供应工业制成品、药品和食品等商品的欧洲公司。货物往返于伊朗,但资金全部留在欧盟境内。伊朗同样设立了与INSTEX类似的贸易和金融特别机构(STFI)。STFI撮合两个伊朗公司相互支付,货款同样不流出伊朗。2012年,伊朗所有的银行与SWIFT系统断网,改用统一区域支付清算系统(SUCRE)。俄罗斯、中国和印度正在开发一种可在SWIFT断网情况下进行应急电子结算的方式。三国的央行金融信息传输系统将通过网关对接,将交易信息从一个支付系统格式代码转成另一个支付系统格式代码。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体、购买力超过美国的最大消费市场,还是后疫情时期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世界主要经济体。然而,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中国的全球经济地位不相匹配,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然趋势。
从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以来,人民币跨境使用逐步扩大,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定价功能稳步提升。2016年10月,人民币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1货币篮子,在中国大陆跨境支付货币中排名仅次美元而居第二位,成为继美元、欧元和英镑后国际结算中第四大货币和SDR权重排名第三大货币,并不断向国际贸易货币、跨境投资货币、国际信贷货币、储备货币等方向发展。截至2018年底,已有土耳其、巴基斯坦、俄罗斯、尼日利亚、伊朗、阿尔及利亚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可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中国还与俄罗斯、外汇日本、韩国、阿根廷、英国、瑞士、巴西等国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俄罗斯宣布发行人民币债券,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2018年人民币在俄罗斯外汇储备占比从2.8%大幅提高到14.4%。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与欧洲中央银行续签了规模为3 500亿元人民币/450亿欧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2020年7月2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6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升至第五位,占比为1.76%。此前,人民币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已连续两个月位居第六位。
中国跨境人民币使用政策与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基本建立,相关金融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市场参与机构迅速扩大,跨境业务渠道逐步畅通,这为中国经济金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造了重要条件,人民币跨境结算支付能力的提升亦得到了有力保障。
2019年初,人民银行强调人民币国际化的工作重点,为人民币国际化指明了方向,即“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导向,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优化央行间货币合作框架;完善离岸人民币市场流动性服务框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经济地位继续增强,人民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的职能将相应增强。央行数字人民币的推出,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新动力,也为中俄扩大人民币结算创造契机。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在世界范围内应用了近50年,支持了绝大多数跨国结算支付业务,拥有很强的客户粘性,在全球结算支付体系中的统治地位短时期内难以撼动。中俄本外币跨境结算支付主要以SWIFT为通道,通过银行间账户和代理行账户完成。
中国工商银行是目前唯一在俄罗斯开设人民币清算中心的中国银行,其开展的中俄结算支付业务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中方或俄方商业银行接受企业的人民币跨境结算支付业务时,需同时在工商银行莫斯科分行和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开设账户,俄方商业银行通过俄罗斯金融信息传输系统(SPFS)或SWIFT与工行莫斯科分行交换结算支付信息,中方商业银行通过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或者CIPS与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交换结算支付信息,中国工商银行总行通过SWIFT与工商银行莫斯科分行交换结算支付信息。也就是说,中俄结算支付信息即使在本国境内可以绕过SWTFT进行交换,其跨境交换也只能通过SWIFT进行。
工商银行的中俄跨境卢布结算支付业务流程与人民币结算支付业务流程相似,区别在于:(1)在中国境内,中国工商银行与收款行是账户行关系,工商银行需向央行申请卢布额度。(2)俄方商业银行与工商银行莫斯科分行交换支付信息时,需使用俄罗斯央行支付系统(BRPS)或SWIFT。BRPS是由俄罗斯央行负责运营的银行间支付活动的核心系统,是俄罗斯最重要的两个全国性支付系统之一。根据覆盖区域、交易金额、交易规则、每日结算时间、参与者类别、支付工具、交易速率和技术的不同,俄罗斯央行支付系统可以进一步分为大额支付系统——银行电子快速支付系统(RTGS,也被称为BESP)、大小额支付系统——区域电子支付系统(VER)、区域间电子支付系统(MER)和使用信函的支付系统。其中,最重要的是2007年10月投入运行的银行电子快速支付系统。俄罗斯监管部门要求,凡是超过1亿卢布的支付必须使用该系统。
工商银行的中俄跨境美元结算支付业务流程完全处于美国监管之下,无论在中国境内还是在俄罗斯境内,都须使用SWIFT系统进行美元结算支付。美元跨境结算支付不但须通过SWIFT,而且要通过美元清算行。
卢布对人民币汇率仍是套汇汇率,须通过美元彼此联系。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不仅依赖于美国技术和软件,还依赖于受美国控制的SWIFT,其所有的结算支付信息都处于美国监控之下。中国银联卡支付系统依赖于美国公司,不得不使用美国BMC软件公司的服务,借用美国公司的软件来监控结算支付系统和生产银行卡。2015年俄罗斯建立了国家支付卡系统,但俄罗斯银行支付系统在技术上也受制于美国公司“PSC CartStandard”。该公司系金融技术服务公司,服务于俄罗斯境内100多家银行。因此,失去美国金融服务,中俄金融机构的国际结算支付业务将遭受沉重打击。中俄所有的金融机构都极力避免因违反美国“长臂管辖”政策而被列入美国的金融制裁清单。
俄罗斯对人民币市场需求旺盛,两国本币结算合作机制与渠道不断健全,法律保障逐渐加强,边贸本币结算模式日渐成熟,人民币在中俄本币结算中的占比日益增加,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发展前景良好。
汇率稳定性是影响结算支付币种选择的重要因素。人民币对美元和欧元等世界主要通用货币的汇率较为平稳,而对卢布汇率波动较大,主要原因是卢布汇率不稳,人民币对卢布汇率不得不随之调整。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大多不愿承担汇率不稳的卢布所造成的换汇风险,在本币结算中更愿意使用人民币。
人民币对卢布直接交易有助于降低汇率风险,简化交易环节,节省交易成本,丰富企业和市场选择。2010年11月22日和12月15日,卢布和人民币分别登陆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和莫斯科外汇交易中心,开创了两国银行间货币现汇交易的先河。2018年初,人民币在莫斯科外汇交易中心日均交易量达2亿美元。俄罗斯莫斯科证券交易所有170多家银行和经纪公司从事人民币交易。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也在俄罗斯交易平台上进行人民币交易。
2016年,俄罗斯央行把人民币纳入本国外汇储备。2020年3月,人民币在俄罗斯央行黄金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为12.2%,是俄罗斯第三大储备外汇。2021年2月24日,俄罗斯财政部决定将美元和欧元在俄罗斯国家福利基金(NWF)货币结构的比例从45%下调至35%,而将人民币的比例提高到15%。
中俄已确定2024年将双边贸易额提升至2000亿美元的目标。2020年中俄经贸合作经受住了疫情考验,显示出较强韧性,双方合作互补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2020年中俄双边货物贸易额1 077.7亿美元,连续三年突破千亿美元大关。中国在俄外贸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连续11年稳居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除了传统的能源和矿产品领域仍有巨大合作潜力外,农业、投资和工程承包、科技合作发展较快,有望成为中俄经贸合作的新支柱。2020年,中俄农产品贸易额55.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国跃升为俄农产品和肉类第一大出口市场。“宅经济”拉动电子产品对俄出口快速增长,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出口分别增长39%和29%,中国品牌智能手机跃居俄市场销量榜首。投资和工程承包逆势增长,中俄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占对欧洲新签合同额的近30%。科技创新合作全面深化,总额10亿美元的中俄联合科技创新基金启动运营,双方在5G、云服务、智慧出行等领域的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中俄经贸合作发展带动了中俄结算支付业务的增长。2020年,中俄间跨境支付业务为33万余笔,中俄结算支付体系“去美元化”背景与人民币结算前景分析同比增长19.61%,清算金额为1 069.86亿美元,同比增长33.67%。两国间结算货币以人民币和欧元结算为主,占所有货币的93.89%。美元、欧元支付笔数增长较多,分别为45.08%和38.63%,欧元清算金额增长近3倍。从支付报文类型来看,客户类汇款为30.64万笔,占中俄跨境支付业务的92.66%,同比增长5.35%。客户类汇款清算金额为439.28亿美元,占中俄跨境清算金额的41.06%,同比增长135.17%。资金类汇款为2.43万笔,占中俄跨境支付业务的7.34%,同比减少9.77%。资金类汇款清算金额为630.58亿美元,占中俄跨境清算金额的58.94%,同比增长31.64%。
2020年中俄支付业务中,中方支出各币种笔数合计4.1万余笔,俄方支付笔数为28.95万余笔,但是双边清算总额基本相等。这说明,中方交易支出主要以集中度高的大型采购为主,而俄方交易支出更多体现为中小企业交易。从贸易集中度看,中俄贸易中大额交易在趋向使用人民币、欧元交易,人民币结算达480.62亿美元货值,欧元结算达405.31亿美元货值,分别占贸易清算总额的44.92%和37.88%。美元在中俄双边贸易额中占比仅为14.42%,共计154.29亿美元,而卢布占比很小。这说明,中俄在大型交易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去美元化”。人民币在中俄支付中从笔数到货值基本稳定。因此,欧元的增长代表了大宗交易中人民币的需求缺口。欧元在中俄结算支付业务中的突出特点是单笔交易集中度很高,俄罗斯对华支付的441笔欧元交易共计186.83亿美元,平均单笔为4 236.5万美元,中国对俄支付的266笔欧元结算交易共计218.48亿美元,平均单笔为8 213.5万美元。这说明,欧元结算的中俄贸易基本为大型企业采购,而中俄大企业对两国政策的配合度较高。因此,在两国充分协调的情况下,存在短期内人民币挤占欧元完成405.31亿美元货值相当大部分交易结算的现实可能性。
受国际能源价格长期低迷、西方经济制裁等多重因素影响,俄罗斯财政预算赤字日益增加,俄罗斯企业从西方获得融资日益艰难。
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1 369.1亿美元,中国2.75万家投资者在国(境)外共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4.4万家,分布在全球188个国家(地区),年末境外企业资产总额7.2万亿美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全球当年流量、存量的10.4%和6.4%,流量位列全球国家(地区)排名的第2位,存量列第3位。中国成为俄罗斯国际融资的重点国,对俄人民币融资规模不断扩大。国家开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与俄罗斯商业银行签订5笔总额400亿元人民币同业融资协议。截至2019年4月末,完成实际融资316亿元,主要用于35个中俄贸易合作项目,涉及冶金、矿业、交通、油气等。哈尔滨银行作为牵头行和俄罗斯开发与对外经济银行签署的总额100亿元人民币的同业间银行授信协议进入提款阶段。截至2019年4月末,实际提款5.56亿元,主要用于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项目。人民币融资的扩大势必增加人民币结算支付需求。并且,随着人民币投融资项目的运营和成长,人民币投融资和结算支付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017年,中国工商银行在莫斯科启动了人民币清算行业务。多家俄罗斯银行加入了中国人民银行启动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中俄天然气、石油、黄金交易等都可以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
人民币对卢布交易同步交收业务是践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最早于2015年10月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金融合作分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提出。2017年10月9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正式推出同步交收业务,标志着中国外汇市场正式建立人民币对外币同步交收机制,以此消除外汇交易结算过程中由于两种货币的清算时差造成的结算风险,提高中俄间本币资金流动时效。中国银行被外汇交易中心指定为同步交收业务的卢布结算行,为同步交收业务提供卢布结算服务。2020年,卢布同步交收结算业务笔数同比增长136%,清算金额同比增加88.84%。
中俄金融机构正加强银联卡发卡和受理合作。中国农业银行2009年与俄方合作推出借记卡,用户可以在俄罗斯ATM机提取人民币、卢布和美元现金。2014年,中国银联与俄方合作发行卢布和人民币银联卡。截至2019年4月末,俄罗斯发卡机构发行银联卡230余万张,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俄罗斯VTB银行等多家大型商业银行超过10万台ATM机可受理银联卡。
中俄边贸本币结算渠道日益通畅。黑龙江省银行与俄罗斯银行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银行代理业务,在产品创新、本币贸易融资、优质客户推介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入,本币结算业务稳步发展。截至2019年4月末,中俄双方银行共设代理行账户98户。2019年1~4月,办理本币结算业务4.1亿美元,其中人民币结算2.4亿美元,占比57.4%。2019年6月13日,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在哈尔滨新区成立了黑龙省首家对俄跨境金融服务中心。哈尔滨银行作为中俄金融联盟中方发起行、银行间市场卢布做市商,率先上线了跨境电商在线支付平台,代理行网络覆盖俄罗斯主要区域,并在哈尔滨新区搭建了对俄企业“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对俄结算服务中心”。2019年1~4月,黑龙江省对俄跨境人民币业务实际收付合计18.5亿元。
在结算支付体系中扩大人民币结算受政策法律因素影响很大,而政策法律因素取决于政治因素。推动中俄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两国高层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基础上达成的共识,符合两国根本利益和历史发展规律。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同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新兴大国,拥有相似的战略处境、相通的战略理念、互补的战略优势和坚实的合作基础。两国斗则两败,合作则共赢。因此,中俄关系持续健康发展,步入了“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阶段,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成为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得益于高水平双边关系,人民币结算的政策法律环境持续改善。
中俄政府有密切的金融合作沟通协调机制。中国人民银行和俄罗斯央行牵头的中俄金融合作分委会自2000年成立以来,很好地引领了两国金融务实合作。2020年11月17日,国务院副总理、中俄投资合作委员会中方主席韩正与俄罗斯第一副总理、中俄投资合作委员会俄方主席别洛乌索夫通过视频方式共同主持了中俄投资合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韩正提出,鼓励金融创新,支持扩大本币支付和结算规模,发挥金融服务对投资合作的支撑作用。
20世纪90年代,中俄签署了边境贸易本币结算协定。2010年11月,当时的中国总理与俄罗斯总理普京宣布中俄贸易开始使用本币结算。201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与俄罗斯央行签订了新的本币结算协定,本币结算从边境贸易扩大到一般贸易,并扩大了地域范围。协定规定,两国经济活动主体可自行决定使用可自由兑换货币、人民币和卢布进行商品和服务结算与支付。2015年12月17日,中俄两国央行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内容包括推动双边本币结算,加强支付、银行卡和信用评级等领域合作,帮助对方在本国发行本币计价的债券。2019年6月,哈尔滨银行、中俄金融联盟中方成员与俄罗斯银行签署《同业借款协议》《现钞跨境调运合作协议》《贸易融资合作协议》等多项合作协议,为中俄经贸合作提供了新保障。
2010年2月,对俄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在黑龙江省试点。黑龙江省外汇管理部门制定了对俄人民币直接投资实施方案、风险防范指引以及投资效果评估办法等制度,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绥芬河市成为卢布现钞使用试点市。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指导黑龙江内银行加强同俄方银行间的相互合作,简化代理行协议签订手续。中俄本币现钞跨境调运体系建立,中方简化了外币现钞调运通关手续,不再要求出具调运外币现钞进出境证明文件。截至2019年4月末,累计陆路调运人民币现钞1亿元,空运调运人民币现钞1.4亿元。
中国外汇交易系统(CFETS)建立了用于卢布和人民币结算的支付对支付新系统(PVP),可降低结算风险以及在不同时区进行交易的风险,提高外汇市场效率。最重要的是,能够在中俄本币结算中绕开SWIFT,从而确保结算信息的保密性和避免美国的金融制裁。
哈尔滨银行中俄跨境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平台是简约高效的集成化线上网关系统,多渠道、多场景、多币种地解决对俄出口电商线上结算难、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持续被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荣获各类奖项近20项。该平台成功打通了业内首条“卢布网上快速结算通道”、俄罗斯“世界卡”线年平台上线万笔,累计交易结算量达150亿元。
数字技术飞跃正在引发国际结算支付方式的变革。数字货币可加快本币结算,建立部分替代SWIFT的结算系统,促进支付系统国际化。目前有30多个国家在研究数字法币,中国已率先推出央行数字货币(DCEP)。中俄两国在数字货币的研究和应用方面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俄罗斯议会2018年开始制定数字金融资产法案,明确了数字货币的法律概念,提高了加密数字货币的公众吸引力,并研究基于数字货币的税收系统完善方案。2020年10月,俄罗斯央行发布报告,分析了发行数字卢布的可行性,描述了各种发展模式和场景。俄罗斯央行行长席阿列克谢·扎波特金强调,央行将在国内结算系统中引入数字货币。如果一切顺利,就可用其开展国际结算。俄罗斯国家杜马金融市场委员会副主席阿纳托利·阿克萨科夫指出,俄罗斯密切关注数字人民币测试经验,希望中俄将来协调数字本币结算政策。阿克萨科夫认为,国家数字货币可大大加快本币结算速度,但为此需实现技术兼容,并签署国家间协议。
中国金融、贷款、智能制造和物流领域已使用区块链技术。中国有456家区块链公司,全球超八成区块链专利都在中国。2018年,中国区块链专利占全球的82.1%。赛迪区块链研究院的统计显示,2019上半年中国区块链专利数量为3 547项,位居全球第一。区块链技术上的绝对优势将助推中国数字人民币将进入国际化新赛道。中国等国家正在加速研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系统,其可以成为SWIFT的替代方案。与SWIFT之类的集中式系统相比,分布式的区块链系统提高了实时交易速度,并能够保护国际结算不受第三方破坏。“目前俄罗斯、中国和印度已经开发出了一种新的电子结算方式。按照计划,俄罗斯央行金融信息传输系统将通过网关与中印两国支付基础设施对接,即将交易信息从一个支付系统的格式代码转变成为另一个支付系统的格式代码,此举能够应对当由美国为实际主导者的国际银行结算系统SWIFT断链的情况,从而进一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根据该计划,未来俄罗斯金融信息传输系统将与中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对接,这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又迎来了新的进展。”
由于俄罗斯经济重心处于欧洲,欧洲一直是俄罗斯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地。2020年俄欧贸易额占俄罗斯外贸总额的41.3%。欧元是俄罗斯主要外汇储备货币和国际结算支付货币。在俄欧双方经贸关系长期捆绑的情况下,俄欧贸易虽然深受西方制裁影响,但是仍将长期维持在一定水平。俄罗斯对欧出口产品主要是能源矿产等资源类产品,所得欧元主要用于支付进口欧洲商品。中俄外贸额在俄罗斯外贸总额的占比超过欧盟仍需要较长时间,这限制了人民币在俄罗斯外贸结算中的使用规模。
在中俄本币结算支付中,俄罗斯政府出台了优惠政策,鼓励本国企业使用卢布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相比之下,中国政府没有相应的优惠政策,使用人民币结算因此需要支付比卢布结算更多的费用,这必然影响两国企业特别是俄罗斯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的积极性。
俄罗斯央行对商业银行在华开设同业存放银行账户的审批手续较为繁琐,导致在俄代理行网络发展迟缓。黑龙江省金融机构的俄方账户行大部分位于俄远东地区,分支机构较少,覆盖面较窄,且代理行相互授信额度有限,难以满足边境地区合作中人民币支付和融资的需求。俄罗斯银联卡发卡银行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俄罗斯远东地区银联卡持卡人少,很多商户不能受理银联卡支付。
中俄贸易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上半年俄罗斯容易出现顺差,下半年中国容易出现顺差。为保证本币汇率和结算支付不受季节性因素干扰,两国政府需要及时买进人民币或卢布。但是,目前双方的本币互换和调运机制尚不能完全满足季节性用汇需求。中俄本币现钞资金跨境调运仍以商业银行自发方式进行,清算成本较高,束缚了银行跨境调运现钞业务的规模化发展。银行出于效益和风险控制考虑,限制头寸实有库存增长,制约了双方大额信用额度使用和新型结算产品的开发,影响了对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
总体而言,制约人民币结算的因素基本属于技术层面因素,不会对扩大人民币结算造成实质性阻碍,并且能够通过加强中俄政府协调和金融机构合作予以消除。
中俄结算支付体系“去美元化”与扩大人民币结算是提升中俄双边经贸合作安全性和便利性之举,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提升中国在世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亦有重要意义。鉴于美元霸权短期内不会彻底坍塌且中俄贸易额仅突破千亿美元,对中俄结算支付体系“去美元化”和扩大人民币结算要采取稳慎态度,重点改善基础性条件和建设国际结算支付备用渠道。
为避免引发美国强烈不满,欧洲的贸易辅助和支持工具(INSTEX)所撮合成功的国际贸易单据较为有限,其主要是作为摆脱美国“长臂管辖”的备用渠道。但是,该工具还能够起到平衡国际贸易、降低交易成本、扩大本币结算、保护国际结算秘密等多重好处。
中俄遭受美国金融制裁的压力远大于欧盟,因此两国应参照INSTEX的经验共建“国际贸易清算支持工具”,并将其应用到欧亚经济联盟、上合组织、东盟和金砖国家间贸易单据撮合,最终可与INSTEX对接。可以争取人民币作为计价和结算主要货币,贸易单据撮合的差额部分以人民币结算。也可以建立统一记账单位及其发行与结算中心。统一记账单位与其他币种的汇率应根据相应国家购买力变化进行实时调整,但总体上应保持稳定。同时,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使“国际贸易清算支持工具”实现分布式结构,以此提高国际清算安全性、保密性和效率。未来还可以依托“国际贸易清算支持工具”数据完善人民币国际信贷系统。
此外,中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和中国外汇交易系统的卢布和人民币支付对支付系统(PVP)都能够在SWIFT断网条件下实现中俄人民币跨境结算支付,应不断对其进行完善,提升其跨境人民币结算的规模与效率。
人民币结算支付与双边投资与贸易规模密切相关。中国对俄投资扩大将有力拉动双边贸易。然而,中国的经济发展重心和主要融资平台都在东部地区,而东部地区对俄经贸合作方面存在商业信息不对称、对接渠道不畅等多重制约因素。最重要的是,东部地区金融机构与西方国家合作密切,无法经受美国金融制裁,所以对与遭受美国制裁的俄罗斯进行合作十分谨慎。从经济要素合理分配角度考虑,应将中俄大宗贸易和中国对俄融资业务重心放在东部地区一线城市,因为这些城市及周边的制造业十分发达,并拥有丰富的金融资源和金融管理经验,以及较强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技术研发能力,能够支持中俄项目融资和结算支付体系创新。还应发挥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的独特优势,促进香港扩大对俄经贸合作和人民币业务。从规避美国金融制裁风险角度考虑,可将哈尔滨银行打造为专司对俄结算支付的专业银行,在强化其作为对俄边贸结算支付主渠道的同时,将其与东部地区一线城市及香港的对俄融资网络相连,在更好地服务东部地区和香港企业开展对俄业务的同时,也为自身发展创造更多机会。
在俄罗斯境内,应推动俄方银行增加代理行账户数量,扩展代理行账户设置地域范围,鼓励中国的银行在俄增设分支机构,重点布局中国企业投资较多的地区,为在俄投资企业发展提供本地化金融服务。
做好政府协调和政策引导能够有效推动人民币结算扩大。政府协调的目标应该是:在货币互换方面,对俄罗斯境内人民币需求量进行准确的动态评估,及时调整本币互换额度,弥补需求缺口,并联合俄海关等部门解决好人民币现钞移存问题。在人民币清算渠道建设方面,将俄有关机构以境外直接参与者身份接入CIPS系统,支持中资银行在俄设立人民币清算行和收购俄方银行,为人民币清算网络发展代理行。在金融技术研发方面,加强中俄结算支付技术联合研发,发挥数字人民币在结算支付中的优势,推动中俄实现金融技术兼容,协调两国数字货币结算政策并签署国家间协议。人民币在俄使用的便利化方面,推动俄方简化在其境内购买和使用人民币的审批流程,设定和扩大人民币现钞使用区域。
政策引导的目标应该是:在鼓励政策方面,对采用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企业在退税、补贴、奖励等方面给予优惠,增强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积极性。在贸易政策方面,帮助中国企业增加对俄议价能力、结算方式选择能力、外贸政策运用能力和企业竞争力提升能力;推动对俄跨境电商支付平台建设,支持其以人民币计价结算;丰富中国对俄输出货品种类,培养俄罗斯民众使用人民币的消费需求。在投资政策方面,发挥中国企业对俄投资的比较优势,鼓励其参与俄境内大型项目建设,并用人民币开展对俄投资;形成利率补偿方案,降低政府引进重点项目融资成本,支持人民币跨境融资,吸引俄方企业利用人民币来华投资,引导企业使用人民币汇回利润。
中国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俄罗斯商业银行的信息交换和信用动态评估,提高交易行为规范性和安全性。两国商业银行应加强投融资合作,推进产业基金和投贷联动等新型合作模式,通过建立全面代理行关系,扩大中俄本币账户的数量和覆盖范围,丰富中俄本币结算工具,通过产品组合、创新等方式扩大合作领域,加强信用证、保函、银行卡等结算工具的推广使用。中国银联应推进银联卡在俄受理网络建设,支持在俄远东边境地区布设金融机具,推动更多俄罗斯边贸中小商户加入银联卡POS机特约商户,扩大俄远东口岸地区人民币支付结算范围,鼓励中方银行在风险可控条件下开展贸易项下信用卡融资。国内外汇应更好地发挥中俄金融联盟促进中俄商业银行合作的桥梁作用,推动双方更多商业银行入盟,完善内部合作机制,重点推动联盟成员在重大项目投融资等方面更多使用人民币。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