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以北的台风并不多见,随着烟花的不断北上,坐在渤海湾的小新也收到了手机上的台风预警。相比北上的台风,地球上其他多地正在遭遇的极端天气可就没那么温柔了。 2021年的夏...
淮河以北的台风并不多见,随着“烟花”的不断北上,坐在“渤海湾”的小新也收到了手机上的台风预警。相比北上的台风,地球上其他多地正在遭遇的极端天气可就没那么“温柔”了。
2021年的夏天,地球上再一次上演了冰火两重天的一幕。近日,北半球美国西雅图气温已经高达42.2度,超过了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深处高纬度的俄罗斯自从进入夏季以来,气温也在不断刷新记录。而南半球的南非多地因极冷寒流的影响,最低气温也打破了历史记录,有19个城市都创造了气温新低。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类的经济活动造成了气候的变化,而气候变化又会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气候问题既是环境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各国央行已经纷纷出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经济社会冲击和金融系统性风险,本文将带领大家一起梳理一下这些应对措施和具体实践。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尽管出现了具有降温作用的拉尼娜事件,但2020年仍是有记录以来三个最暖的年份之一。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1850年至1900年)水平约高1.2摄氏度。自2015年以来的六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2011年至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十年。全球海平面仍在继续上升,部分原因是由于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融冰的不断增加。
如果照此趋势继续发展,到2100年,全球气温可能上升3-5摄氏度,并由此造成包括气候异常、洋流异常、大陆板块异常等一系列自然灾变(因为温度升高会破坏地球作为一个复杂能量系统的均衡,极端天气频现为何各国央行也纷纷出手应对? 金融小百科2022年2月4日金融百科所以全球变暖并不是体现为夏冬温度普遍升高,而是极端天气增加)。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曾在2019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如果忽视气候变化问题,而不对温室气体排放加以控制,全球平均气温每年将持续上升0.04℃,全世界经济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到2100年,全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受气候变化影响而降低7.22%。而如若各国都能遵守《巴黎协定》,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限制在每年0.01℃范围内,到2100年,全球人均实际GDP遭受的损失将大幅减少至1.07%。
随着经济学家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已经达成共识的是,气候变化将对经济产出产生重要影响。经济学家们进一步将气候变化给经济社会带来的冲击分为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
需求冲击包括气候变化对私人或公共消费、投资和国际贸易所产生的影响。如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和破坏可能会抑制消费,气候变化所造成的未来需求和增长前景的不确定性会抑制商业投资,气候变化带来的运输系统和经济活动的变化可能会带来贸易格局的变化等。
供给冲击则包括劳动力、实物、资本和技术的供给冲击,影响经济的生产能力。如温度升高会降低工人和农作物的生产力,气候变化也导致资源从生产性资本投资和创新领域转向适应气候变化的领域。
首先,气候变化会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性。气候变化可能通过供给侧和需求侧冲击对价格产生影响。其中,最容易受到影响的是粮食和能源的价格。
对于粮食,根据联合国网站的数据,气温每上升1度,粮食产量就下降约5%,而由气候变化导致的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也将直接影响农业产出,这都将进一步影响粮食价格。对于能源,减缓气候变化行动可能会影响到能源结构和能源生产模式,进而影响能源价格。除了短期的价格压力,气候变化带来的冲击还会降低经济体的生产能力。
因此,气候变化最终可能会使通胀和产出往相反的方向发展,进而导致央行在稳定通胀和稳定产出波动之间进行权衡。如果与气候相关的风险最终会影响生产率和经济增长,这可能会对实际利率的长期水平产生影响,而这是货币政策中的一个关键考虑因素。
近几年来,气候变化对金融系统具有潜在破坏性 影响的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央行行长及金融监管者所接受。
(NGFS,34家中央银行组成的联盟,成立于2017年,英国央行是其创始成员)
发布了第一份关于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的重要报告。同日,英国央行行长卡尼和法国央行行长维勒鲁瓦在英国央行网站联合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指出,气候变化已经带来灾难性后果,国际金融机构需发挥关键作用,这封公开信也由NGFS主席Frank Elderson共同签署。
NGFS在其长达42页的深度报告中阐述,气候变化将导致“大规模移民、政治不稳定和冲突等破坏性事件”,公司、银行和政府需要应对三种与气候相关的金融风险。
即气候变化相关的灾害与人类和自然系统的脆弱性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风险,它们代表了由于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极端天气事件(如风暴、洪水和热浪)日益频繁和严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气候模式长期变化(如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等)所造成的影响。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物理风险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显现:直接方式是通过遭受气候冲击的企业、家庭和国家的风险敞口;间接方式是通过气候变化对广泛的经济活动的影响和金融系统内部的反馈效应。风险敞口表现为贷款组合违约风险上升或资产贬值。例如,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事件日益频发,可能会为房主带来损失,导致房产贬值,加大抵押贷款组合的风险。
唐突的转型会对金融稳定以及宏观经济产生影响,例如,如果企业以“突然或无序”的方式退出碳密集型行业和技术,他们的商业模式和资产估值会受到重创。另外,转型风险更多体现在金融机构的资产方面。如果金融机构向业务模式不符合低碳排放经济学的公司提供贷款,那么他们就会蒙受损失。而由于政策行动、技术变革以及消费者和投资者对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支持,化石燃料公司可能会面临收益下降、业务中断、融资成本上升的局面。
人们或企业要求赔偿因物理或转型风险而遭受的损失,这会对保险公司产生巨大影响。气候变化造成的灾难使过去三十年来的保险损失增加了5倍。
气候变化造成的直接损失很难根本防范,各国央行需要直面气候变化带来的显著影响,这些影响涉及宏观经济和金融,并会影响物价稳定,同时,也会影响到央行关切的其他领域,例如,金融稳定和银行监管。各国央行已着手采取政策措施以减轻不利后果,这些政策可以分为针对气候变化风险的审慎监管政策和促进气候融资的货币政策两类。
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在管理气候相关 风险时不再适用,对于气候相关风险,首先其在历史上几乎还未出现,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并且涉及复杂的动态和连锁反应。因此,基于历史数据外推的传统风险管理方法不再有效,国际清算银行(BIS)将其称之为“绿天鹅”事件,而与“黑天鹅”事件一样,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无法捕捉到“绿天鹅”事件。
在此背景下,具有前瞻性的情景分析法被认为是帮助央行和监管机构评估气候变化将如何影响宏观经济、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的安全性和稳健性的重要工具,即
如英格兰银行最近宣布,英国审慎监管局将要求英国保险公司评估其在不同的气候物理和转型风险情景中将受到的影响。此外,英格兰银行正在使用气候情景(包括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对保险公司进行压力测试。
荷兰中央银行对荷兰进行了初步的转型期风险压力测试。欧盟可持续金融行动计划中提到,欧盟将制定一项专门的气候变化压力测试。
但是,将气候相关因素纳入审慎监管尚处于早期阶段,基于情景分析法来衡量气候风险的方法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局限性。
一方面,气候变化所引起的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多是非线性的,并且呈现出复杂的动态和连锁反应和高度的不确定性,这些都增加了情景选择的挑战性;另一方面,只要不采取全系统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与气候相关的风险将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对冲,气候相关的情景分析本身并不能使金融机构或整个金融系统避免和承受“绿天鹅”事件。
支柱2: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可以通过公开和双边会议、制定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战略路线图、开展能力建设等措施,提高金融机构的气候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同时,还需要设置管理预期,为金融机构提供指导,如发布关于受监管机构对气候相关风险的适当治理、战略和风险管理的指导意见等。
支柱3:监管机构通过要求更系统化地披露气候相关风险,将有助于改善与气候相关风险的定价,以更有效地配置资本。
首先,关于绿色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已在多国有所实践。在英国,自2009年开始对绿色量化宽松政策的讨论已经展开,通过设置条件量化宽松政策,进行优先贷款,以促进更多的环保发展。量化宽松可能会大力推动英国基础设施的绿化,不仅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还包括更有效地利用所有资源,从而降低经济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中央银行根据可持续投资标准管理其储备资产。如法国央行的养老基金拥有200亿欧元资产,其投资章程将煤炭投资排除在外。孟加拉国央行在2015年10月成为首家宣布将部分储备用于绿色债券投资的央行。欧洲央行已将股权投资授权给签署了责任投资原则的资产管理公司,要求他们纳入ESG因素。作为挪威央行一个部门的挪威银行投资管理公司,实际上是一家主权财富基金,该公司管理着政府退休基金,估值约为1.1万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该公司的管理纳入了ESG原则,将生产煤炭、造成严重环境破坏、侵犯人权、生产烟草和武器的公司列入其投资的黑名单。
首先是将气候因素纳入央行的抵押品框架。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经明确将绿色信贷与绿色债券纳入货币政策操作的合格担保品范围,包括绿色金融债券、AA+、AA级公司信用类债券(优先接受涉及小微企业、绿色经济的债券)、以及优质的绿色贷款。
其次是减计气候风险敞口。IMF指出,气候变化也会影响货币政策,因为气候变化会让生产率增长放缓(如破坏健康和基础设施),从而加剧不确定性和通胀波动。因此,需要在央行授权的范围内,调整货币政策,以应对新的挑战。各国央行应修订再融资操作框架,金融百科分析气候风险,大幅减计处于物理风险或转型风险敞口的资产。
其次,实施绿色差异化准备金要求。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创造信贷的能力有重大影响,如果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银行可以增加放贷,允许对享有特权的绿色资产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将是一种有利于绿色投资而非传统投资的方式。已有部分央行在这方面有所实践,黎巴嫩中央银行在2010年推出了绿色贷款比例较高的商业银行可遵守较低准备金要求的政策。
另外,还可以实行最低绿色信贷限额、补贴贷款利率、绿色差异化再贴现利率等。
我国央行已经把绿色金融确定为今年和“十四五”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指出,要在宏观审慎的政策框架中全面纳入气候变化因素。金融稳定方面,正在研究在对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中,系统性地考虑气候变化因素;货币政策方面,正在研究通过优惠利率、绿色专项再贷款等支持工具,激励金融机构为碳减排提供资金支持;外汇储备投资方面,将继续增加对绿色债券的配置,控制投资高碳资产,在投资风险管理框架中纳入气候风险因素。另外,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应对气候挑战,同时,深化国际合作,将继续在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等多边机制下深化国际合作。█
2、《货币政策、审慎监管与气候变化:文献综述》金融发展2020年第一期;方琦、钱立华、鲁政委。
下一篇:外汇返佣金融百科龙华金融租赁公司注册多少钱((厂家特选)2022已更新)
声明本站分享的文章旨在促进信息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本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